开云网页版
电 话:0357-6765102地 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鼓楼西大街西关社区农培中心九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研要论(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对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进一步指明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是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需锚定金融强国目标,分类施策,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推动各项改革尽快落地。
迎难而上、聚焦重点,以科技金融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当前复杂的外部形势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更好发挥科技金融的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围绕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求促进完善长期资本投资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为外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提供便利;明确提出要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要求鼓励和规范发展各类科创投资,完善长期资本支持政策,使之投向关键阶段、关键领域。面对这些要求,要在畅通投融资渠道、调动投资主体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治理机制,更好发挥科技金融支撑作用。一方面,完善风险分散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实践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促进科技保险业务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宜围绕降低风险,进一步完善科创投资的风险化解机制,使投资方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参与治理,提供经营支持。从国际实践看,有相关领域科创企业成功经营经验的投资者参与公司经营,能促使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更好成长并化解风险,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双赢。可探索政策激励机制,鼓励这类投资者领衔投资、参与治理,包括在创始团队支持下主导公司治理。同时,完善对初创企业综合服务机制。例如,组织相关行业退休经理人在经营、销售等方面提供辅导。
乘势而上、先立后破,以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经营主体创新的双向推动中蓬勃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规模均居世界前列。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要求,绿色金融需聚焦市场需求,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力量。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体系”等改革要求,需尽快细化绿色金融相关领域的具体举措,助力清洁能源发展、能源企业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尽快出台转型金融标准,构建覆盖金融机构和各类融资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分类、分步实施,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二是金融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绿色保险,为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转型风险管理等提供资金和工具。三是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金融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绿色投融资领域的合作,可通过与资金需求国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联合开发更为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自身绿色金融服务国际化的能力和水平。
雪中送炭、服务民生,以普惠金融扩大金融产品覆盖面。自2013年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政治引领、政府推动、政策激励力度不断加大,“又普又惠”的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已初步形成。
随着我国进入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普惠金融也呈现出需求更加多元、供给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等新特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需以改革推动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综合普惠金融体系,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来看,一是进一步健全普惠信贷体系。将着力点放在内涵式发展上,保持金融支持力度不减,引导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优化信贷投向。二是建立普惠保险体系。引导保险公司加强普惠保险战略规划,改善投保理赔服务,为“三农”、小微企业等提供质优价廉的专属产品。三是探索构建类别齐全、策略丰富、层次清晰的普惠理财专属体系,实现居民财富稳定增长。四是拓宽普惠金融服务领域。支持金融机构通过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等提供更便捷的存取款、支付、信用建档评级等服务。五是完善普惠金融评价体系,更好发挥监管激励和引导作用。
健全体系、增进福祉,以养老金融优化养老保障服务体系。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发展养老金融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截至2023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5.4%,标志着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具有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高龄老人占比高、养老负担持续加重、未富先老等特点,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发展养老金融尤为重要。高质量的养老金融服务不仅能有效汇集养老储蓄、调配养老资源、管理养老风险,还有助于养老财富储备积累,加速可持续养老保障体系形成,在促内需、稳就业、减少老年贫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养老金融作出重要布局。第一,金融业需深度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推动养老资产规模快速积累;第二,要打造高质量适老化金融产品体系,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第三,金融业还应积极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等改革,助力银发经济繁荣。未来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各项改革尽快落地。一方面,优化相关政策,比如针对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开户多、缴费少”的难题,可适当加大财税激励力度,提高税收优惠方式的精准性、灵活性,深化资本市场投资和融资功能协调改革,完善养老产品投资环境等。另一方面,引导金融体系做好相关产品准备、技术准备、人才储备,不断提升稳健经营以及低成本、高效率、专业性提供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把握机遇、重视安全,以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金融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领域,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对于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市场效率、改善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数字金融发展,需聚焦三大重点。第一,健全基础制度,探索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实现方式,为发展数字金融提供支撑;第二,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大型金融机构下沉服务能力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水平;第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批发型支付体系效率,探索增强跨境支付安全性的有效途径,稳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应用。未来可采取以下措施推动改革尽快落地,一是加快建设和完善数据基础设施。构建行业主管部门、上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协作机制,共建数据要素平台,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二是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着力构建数字信用体系,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增强信贷服务能力结合起来。三是强化数据安全的制度保障。完善数据产权法律制度,加强产权执法保护。加快推动金融机构构建数据安全治理架构,健全对网络攻击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发挥我国数字经济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推动数据跨境对等有序流动,积极参与数字合作协定谈判和数字技术国际标准制定。
“五篇大文章”聚焦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每篇文章在服务方向上各有侧重,但在具体措施落地过程中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共同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贡献坚实力量。